哥倫比亞世界杯,lol火力全開頭像,2011年7月14日
3月25日,《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發布。近11萬字的《綱要》中,“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格局被重點謀劃,這是湖南首次明確提出建設岳陽、衡陽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湖南新發展格局已經敲定。
面對省委、省政府所寄予的厚望,面對廣大市民的殷殷期盼,岳陽如何破題?“以經濟發展比實力,以產業項目論英雄”,市委書記王一鷗作出了鏗鏘有力的回答。
今天,悅聲評論重磅發聲:今天的岳陽,被歷史鄭重選擇,抓產業、興項目是岳陽的底氣所在、發展所需,更是現實所喚。在抓產業興項目這個緊迫而關鍵的主業上,岳陽理應有省域副中心的擔當,體現省域副中心的作為。放眼未來,鏗鏘步入新發展階段的岳陽,大有可為!
>
——一論以經濟發展比實力,以產業項目論英雄
悅聲
北緯29度,岳陽更早地感受到春天的氣息。伴著明媚春光,岳陽發展開啟了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新征程,邁進了建設“三區一中心”的新階段。在這新發展階段,岳陽大有可為,但又當如何作為?
“以經濟發展比實力,以產業項目論英雄”,市委書記王一鷗作出了鏗鏘有力的回答。產業是發展之基、城市之本、富民之源,沒有新的產業,就沒有新的增長點;沒有高質量的產業,就沒有高質量的發展。抓產業、興項目、強實體,這是岳陽心懷國之大者的責任擔當,是建設“三區一中心”的路徑選擇,也是全市人民共同的呼聲和期待!
今天的岳陽,如同行走在春天里,活力迸發、生機勃勃。近年來,岳陽堅持產業主導、項目為王,著力補鏈強鏈、蓄勢成勢,新金寶、攀華、正威、華為制造等一批“旗艦型”項目扎堆落戶,七大千億產業和“12+1”優勢產業鏈建設提速增效,產業項目建設呈現“井噴”態勢。就在前不久舉辦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有94個新建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609億元,進一步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挺起了脊梁,注入了動力!
項目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城市強。2020年,岳陽地區生產總值邁過4000億大關,穩居全省第二;“三區一港四口岸”平臺效應加速釋放,開放優勢日益凸顯;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湖南省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等戰略機遇交匯疊加,岳陽完全有條件、有實力、有基礎高點起跳、科學跨越,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走在全省前列,描繪出建設“三區一中心”的美好藍圖!
拼項目、比產業,岳陽有底子、有底氣。岳陽躋身省域副中心城市不是偶然的,而是靠產業項目支撐、靠綜合實力說話。我們可以自豪,但不能自負。當前,岳陽發展仍處在滾石上山、負重前行的關鍵期,要成為名副其實、眾望所歸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從產業現狀看,盡管全市產業項目建設捷報頻傳,但真正有規模、上層次、見效益的大項目、好項目偏少,產業鏈條的長度、厚度、高度和深度不足,產業結構不優的短板依然突出。正因為缺乏“源頭活水”,財稅質量不優、縣域實力不強、居民收入不高等問題破解乏力,與省域副中心定位極不相稱。
從競爭態勢看,沒有哪一個地方甘愿落后,都憋著一股勁上項目、強產業、爭位次。環顧周邊,“標兵”長沙一騎絕塵,去年來鋪排重大項目1220個,平均每天投資逾9億元;“追兵”緊追不舍,株洲市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產業項目攻堅年活動,衡陽市布局八大千億產業,常德市打造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 都拉開了大干快上的架勢。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岳陽如果不在風口上借勢騰飛,就可能在角逐中淘汰出局!
機遇稍縱即逝,挑戰迫在眉睫。但有些黨員干部暈暈乎、飄飄然,坐看花開花落,笑望云卷云舒,沒有半點危機感和緊迫感。要么目光短淺,總是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抱殘守缺,原地踏步;要么得過且過,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甘當“撞鐘和尚”“佛系干部”;要么怨天尤人,不為成功想辦法,只為失敗找理由,結果是幾年下來,產業項目寥寥無幾,發展面貌濤聲依舊。今天的產業項目就是明天的生產力。建設“三區一中心”,容不得發展溫吞如水、徘徊不前,必須排除疑心雜慮,杜絕歪風邪氣,只爭朝夕、奮發進取,把一切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產業項目建設上來!
本文地址:http://www.130seacliff.com/qichexiaofei/213540.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